未來,媒體人

文/WAISHIN
 

還在期待?

 

最近,當社會知識份子或青年針對旺中事件搖旗吶喊抗議時,

身為以媒體工作為人生志業的我,

卻只想靜靜的觀看著,

原因不是我對事件不關心,而是我已經對政府死心,

我打從一開始就猜到,就算有媒體人自焚,

也改變不了台灣媒體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命運,

更何況是舉牌、遊行抗議等對其無關痛癢的行為,

抗議過後,媒體人還是乖乖上班跑新聞領薪水,

不是媒體人的做鳥獸散,

所以,我始終相信只有破壞式的創新,

才能推動台灣媒體改革,

而DOING IDEA就是破壞式創新的其中一環。

 

媒體人,普遍的定義為提供資訊內容的人,

從以前到現在,媒體人大致上的行為模式為蒐集資訊,接著分析整理資訊,然後提供資訊。

而這個行為模式,大約在兩年前,在我心中開始變形,

媒體人,在未來應該慢慢從媒介轉變為媒合,

媒介和媒合的差距在哪裡呢?

其實最大的差別就是多了一件事,行動。

 

舉個例,不知何時開始,當媒體報導了一些需要幫助的新聞後,

會在後面附上捐款帳號,

這就是一種從媒介轉變為媒合的行為,

這在傳播媒體史上,是個細微卻又劇烈的轉變。

 

淪陷的正規軍

 

近年來,隨著社群網路的興起,

行動和資訊已經變的更加密不可分了,

而傳播效率高的網路媒體或平台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誕生,

不斷衝擊著傳統媒體的市場,分食以往由正規媒體獨占的廣告商業利益,

正規媒體陷入大象跳舞的困境,改革速度太慢,

以至於財務出現趨弱,漸漸開始陷入受制於財團、政黨的泥淖之中。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一個國家真正的長治久安、政商清明,

甚至在各個領域發展順利與否,

媒體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第四權理論(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5%9B%9B%E6%AC%8A),

因此,當媒體開始被控制,那這個媒體便等於開始變成魁儡,

而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商業等組織或領域,

也會因為媒體的勢弱或流於表象(剖析不深)等問題,

如某大寺廟或組織發生醜聞時,

記者不再朝思考因利益糾紛造成汙陷的角度切入報導,

只是不段針對醜聞來重複敘述,

如此一來,也間接被有心人士組織隻手遮天、粉飾太平,

再加上媒體守門人已經全面淪陷為政商財團的魁儡時,

天下就更"太平"了吧!

 

捲起袖子自己來

 

當然,社會上還是有許多改革的力量在努力著,

有些資深的知識份子或媒體先進,

舉起[新世紀]、[台灣青年]那樣的媒體獨立精神,

運用科技與網路的力量,默默進行"微革命"。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屬新頭殼了!(http://newtalk.tw/ainfo.php?oid=ct6)

但其實,以我所設定的破壞式創新而言,新頭殼是屬於保皇黨的作法,

而另一個則是符合DOING精神的媒體創新作法,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22080

這個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成立的媒體平台,

除了提供環保領域的新聞與資訊外,也整合了活動企劃、志工服務和網路行銷等,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一個媒體,可以算是未來媒體的雛型!

也是真正能改革現狀的作法。

 

當然,未來的媒體,將會從現在的影音匯流的二度,轉變成影音、文字、行動的三度空間,

甚至,整合了民意統計(如讀完新聞後的公民可登入表達認同或意見)、國際交流(不同國家的記者針對同一事件的觀察側寫)、

政策趨勢(各界學者專家或專屬聘任顧問,立刻在同一則新聞的各種面向提出見解)、

藝文教育(運用擴增實境、維基百科等資訊技術服務,讓新聞能立即提供延伸性的教育或藝術展示)、舉辦研討會(針對某些個案事件舉辦公聽或研討會)、弱勢扶助(整合志工與救援活動,不再只是提供訊息,而是崁入支援鏈之中)、

歷史記載(以電腦程式,即時整合重要事件與新聞之人事物,依地方誌、人物誌等方式輸入資料庫或維基百科)....等

未來媒體, 跨越了媒介、媒合之後,不只有了無限的可能,

甚至可能達到[媒促](梅醋),換成一波流動的水,

在公民、政府和各種組織企業之間,以更勝以往的力量,

不間斷地去進行傳遞、改變和優化的行動。

或許,那時就是所有媒體人所期待與滿足的天堂吧!

 

也許,我必須說,那個天堂其實看似很遙遠,但其實又很接近,

很遙遠是當前的主政者大多屬於最低階的數位移民,

對資訊技術、科技要如何與媒體整合的模式缺乏想像力,

因此,主要的資源和發展,依然是在既有的問題點上補強。

而很接近則是當前網路和科技如此發達,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能力架設一個類似環境資訊中心這樣的網站,去推動社會改革,

成為新世紀的媒體人,一切都是存乎一心罷了!

 

媒體的九局下半

 

媒體,在定義上主體還是報章雜誌電視台,而網站則是附屬在這樣的主體之下,

這像極了什麼呢?

像極了清末的改革[中體西用],

主流媒體尚未完全發揮當前網路科技的優勢,

只是一味的用舊思維來套用在新科技上。

如此一來,一無法獲得最大利益,二不能自我優化,

在惡性循環與大環境劇變下,先是失去經濟自主,

然後再漸漸失去獨立精神。

 

環看台灣現存正規主流媒體,能經濟自主,強壯到敢不斷針對政黨、財團企業的有哪幾間呢?

有,但是少,而且會越來越少。

台灣媒體三幕劇的最後一幕,應該會像台灣職棒一樣,

[快要打不下去了啦!]

 

然而,如果說因此對媒體就絕望,那似乎又言之過早,

當前的局勢,就像來到媒體的九局下半,

如果政府真的有所體認,就應該著手進行全面性的輔導與補助,

讓台灣媒體全面轉型,

必定能在數年內看到媒體的獨立精神與運作,

但回歸現實來看,要發生這樣的事情,

可能夢裡才有吧!

 

不過,同樣回歸到現實面來看,制度上雖然宣告比賽結束,

但觀眾不住在這個棒球場,球員也不是只能在這座棒球場打球,

只要觀眾球員一心,

哪怕只是個路邊的大草地,用竹籬笆圍成一圈,

想進來看的直接拿錢給球員,

還不是可以繼續看球賽。

 

就像新頭殼一樣,寫不下去、看不下去的媒體人,

自己跳出來重新搭一座球場,

只要觀眾一樣厭倦主流媒體、不在信任主流媒體,

注意力紛紛轉到這些野台球場,

那球場的生意一定會蒸蒸日上。

 

談絕望還太早,對抗才剛開始

 

曾經,我也是和許多人一樣,

懷抱著改變社會的憧憬,

選讀了傳播科系,

希望有朝一日,能報導一些環保或弱勢團體的新聞,

幫助他們,

但有一天,我讓恩師一棒打醒,

[這樣的新聞要給誰看呢?]

我突然才思考到更深層與全面性的問題,

或許我現在不是位正職的媒體人,

但是,我從未忘記最初的意志,

更何況,常言道,短短的人生劇場上,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不在於職稱,

而是在於行動。

 

當學生抗議遊行反旺中之後,

身為前輩的媒體人,或是所有對媒體及社會改革有憧憬的成年人,

是否該站起來做些什麼了呢?

 

如果把現在的狀況做了點時空移轉,

台灣新世代媒體人的角色就像當年挾著船堅炮利的西洋人,

而那對與擁有廣大片土地與雄厚財務的清朝,

就像現今的政閥財團,

其中更重要的一點是,

民智已開,大部分台灣人民不再是只會乖乖聽新聞的人了!

 

說真的,媒體人能做的事太多了!

所以,我認為遊行抗議不是悲情的控訴,

而是同志聚集起來,對敵人發出的最後通牒,

因為,挾著網路媒體與資訊優勢,

還有網路世代的來臨,

我們的"大船"終將可以一一撞破那些被政閥財團控制的媒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ingidea 的頭像
    doingidea

    DOING NET

    doingid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